常见治“烦躁”的经方
《伤寒论》中的烦躁之症总体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多因邪热郁结于里,虚证则多见于失治、误治而使正气受损或病更入里的情况,尤其太阳病篇中,邪在表时治不得法,误用汗、吐、下之法,而变证频出,其中烦躁即常见症状之一。 1 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
《伤寒论》中的烦躁之症总体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多因邪热郁结于里,虚证则多见于失治、误治而使正气受损或病更入里的情况,尤其太阳病篇中,邪在表时治不得法,误用汗、吐、下之法,而变证频出,其中烦躁即常见症状之一。 1 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
病例一 宋x,男,3岁。初诊:2020年7月7日。 发热一天,体温38.6℃,怕冷,不出汗,食欲不振,腹泻,一日十余行,水样便,舌淡苔白滑,脉浮而数。 予葛根汤加味:葛根10克,麻黄6克,桂枝6克,白芍6克,炙甘草5克,神曲6克,生姜10克...
古人方药法度最严的首推张仲景。凡是研究《伤寒论》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现举几个例子如下: 一、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汤原方不变,将芍药90克加倍为180克。由解肌(调和营卫)的作用,一变而为治疗太阳病误下后,导致腹满时痛的太阴脾虚证。 二、桂技...
病例一 郝某,男,13岁。初诊:2018元月23日。 22日晚开始发热。 就诊时见:发热,体温38.9℃。恶寒,无汗,咽痛,吞咽时加重,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查: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太阳伤寒,里有郁热,予辛温解表,兼清里热。 大青龙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