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108):腹满谵语
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这一条和下一条都有问题的,那么就这个证候呀,腹满谵语,是阳明病,胃不和者谵语嘛,腹满他里实,开始得的是太阳伤寒,腹满谵语就是传里了,传里发生阳明病了,但寸口脉呀还浮而紧,太...
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这一条和下一条都有问题的,那么就这个证候呀,腹满谵语,是阳明病,胃不和者谵语嘛,腹满他里实,开始得的是太阳伤寒,腹满谵语就是传里了,传里发生阳明病了,但寸口脉呀还浮而紧,太...
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太阳伤寒,发热,表证呀,啬啬恶寒病在表,咱头前讲过了,伤寒发热恶寒嘛,啬啬恶寒就是表证的就是然啬啬恶寒,表证一个名字,大渴,里有热...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中医学成就,其中尤以经方和辨证论治体系光耀千古,以至于书中其他医学成就不为中医学界熟知。实际上,张仲景在著作中还记录了丰富、实用、有效的外治方法,展示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 官窍外治法 官窍也...
导读:众所周知,胡希恕胡老学术专长在于六经八纲方证辨证,并提出“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的学术观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胡老对内经、气化也同样研究和重视。今天我们分享一篇《胡希恕气化浅说》以期引起方证对应学派同学对经方其它学派的关注和重视。 胡希...
导读:倪海厦先生推崇备至的大陆老中医唐容川先生,出生于约 180 年前,是清代著名的经方家,同时也是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谈三焦发人所未发,以西医的形态结构印证中医气化。今天三鹊经方翻译了他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一篇重要的文章呈现给...
在整理史上最全伤寒注解第 10 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时,看到曹颖甫说,表解后还不畅快,仲景并没有再出方,就是提示静养数日,不要再用药伤人正气。如非要吃点药,可以选《不谢方》中的方子。 顿时对这个书名产生了好奇。 陆九芝的这...
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剂,但不是唯一方剂。太阳中风证作为一个复杂的病证,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可出现多个不同的阶段性表现,从而形成若干个证,如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证、太阳中风兼水停三焦证、太阳中风表不解而见里证等。桂枝汤证仅是其...
麦门冬汤 【原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别名:柴胡升麻汤、柴胡升阳汤。 药物组成:升麻五钱,葛根五钱,独活五钱,羌活五钱,白芍药五钱,人参五钱,甘草三钱(炙),柴胡三钱,防风二钱五 分,甘草二钱(生)。 主治:血虚或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致使 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
【组成】大黄蛰虫丸: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蛰虫半升 【用法】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作用功效】攻逐瘀血,补中养阴。 【主治】五劳虚极羸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