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谌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糖尿病的记载。当时称之为“消渴”病。在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说消渴病“每发小便至甜”,这个发现比英国发现糖尿病早几百年。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历代医家都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中说“其病多发痈疽”。《河间六书》中说:消渴...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糖尿病的记载。当时称之为“消渴”病。在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说消渴病“每发小便至甜”,这个发现比英国发现糖尿病早几百年。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历代医家都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中说“其病多发痈疽”。《河间六书》中说:消渴...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成就了无数名医,也难倒了无数想成为名医的学子。不学好《伤寒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医。怎么才能学好《伤寒论》呢?背原文、抓特异性方证、理解张仲景原意。这就是学好《伤寒论》的三步曲。 背原文 不背会原文是不行的,仅仅背原文是不够的。...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17条:“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方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五味药物组成。酸枣仁属收敛性强壮药,尤其具有强壮神经、安神作用,取其补虚敛神以安眠,川芎、甘草、茯苓补中和血缓急,知...
夫脉者,血之府也 府,指组织器官。脉是血液聚会的组织器官。《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营血在脉中运行,故称脉为“血之府”。 长则气治 长,指脉体,应指而长,超过本位。杨凤庭说:“长之为义,首尾相称,往来端直。”(《弄丸...
考阴阳旦六神方乃源于道家学说,道家学说则源于《易经》。君不见《周易·系辞》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二旦六神八法实八卦之所演绎也,至乾坤生六子证就三阴三阳之产生。阴阳乘以三才是为“六爻”,证就了六经名实,奠定了...
小柴胡汤,为仲景千古名方,此方构成简洁,用药平淡无奇,貌不惊人,但常常有意料之外的疗效。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第九十六条,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
苇茎汤,出自《千金·肺痈门》中,为专治肺痈之方。由苇茎、桃仁、苡仁、瓜瓣四味组成。 据其药性分析,主要作用不外清热化痰、排脓祛瘀八字。因此,本方针对病机,不外湿热蕴结、痰瘀阻滞之证,故能主治肺痈,为治疗肺家瘀热痹阻之要方。 01 本方在清热...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木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1964年中秋,著名老中医秦伯未来河南讲学,使我有机会与他相处周余。当时亲见秦老用仲景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一证,应手取效。 细查其用药,发现方中桂枝仅用2~3g,不解其故,请秦老赐教。 他说:“心病虚证,在病机上主要分心阴虚和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