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脑膜炎医案
某女,27岁,2014年8月8日初诊。患者头痛欲裂,视物模糊,伴呕吐、腹泻、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并有烦躁不安,自诉头晕头胀。舌质淡红而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弦滑。 查:体温38.5℃,脉搏60次/分。 诊断:1.急性化脓性脑膜炎;2.病毒性脑炎。 治则:清热解毒。 处方:银翘、石膏、知母、柴胡、黄芩、瓜蒌、银花、连翘各10g。 一日一剂。 二诊:服上药后,诸症均消失,体温下降至36.5℃,头晕头痛减轻;仍有乏力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未见减轻。脉稍沉细。因有咳嗽少痰,改方加减:杏仁10g,厚朴10g,枳实10g,桔梗15g,黄芩10g (冲),甘草10g (冲)。 三诊:服药后诸症消失,诸症较前减轻很多,精神状态佳。上方去甘草后继服5剂;二诊病情明显好转。 按: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属热毒炽盛证;本方以银翘散为基础方加减而成。其方证特征是病邪在脑或在脑膜经卫气营血三焦传变而成的疫病(亦称“热入血室”)。用银翘散加减以清热透邪解毒为基本治法;亦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以通腑泄热解毒为基本治法。
-
1.银翘散
【组成】金银花30g,连翘20g,桔梗10g,薄荷10g,淡豆豉15g,芦根30g,牛蒡子15g,竹叶30g,淡豆豉10g,连翘心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伤寒头痛发热、无汗者。 【加减】若寒甚加荆芥、防风、紫苏、前胡;若身热夜甚则加黄芩、知母、山栀。若头痛如裂加柴胡、葛根;头痛如裂加胆星;恶心者加大黄;口干咽渴者加生地;小便黄者加茵陈。 【方义】银翘散用于治疗风温初起之发热。方中金银花清解上焦肺热(风邪);连翘解毒透邪除疮;桔梗宣肺利咽;薄荷疏风清热;淡豆豉解表除湿以透邪外出。
-
2.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去节)10g,杏仁10g,甘草(炙)6g,石膏(生)、知母(洗)各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 或麻黄汤加石膏15克,知母10克,甘草6克。 【功效】泻肺火。 【主治】肺热痰滞之发热、咳嗽、少痰或无痰等症状。兼有肺阴虚者可加生地15克、知母10克;兼有脾虚者可加党参15克、茯苓20克;兼有心热神昏者可加炙甘草10克;兼有血热者可加炒白芍15克。 【方解】本方除麻杏仁外,还重用石膏大辛大热,以清肺降火;知母、石膏清上焦之热;半夏、杏仁润燥通便;甘草调和诸药;加白芍以养阴柔肝。
-
3.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2克,黄芩9克,炙甘草3克,大枣12枚。 【功效】清热和中。 【主治】少阳病发热头痛。或少阳阳明合病证(如:烦躁、呕吐、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不寐等)。 【加减】若热重于寒,加黄芩15克,黄连9克;若热不明显者,加石膏30克,知母10克。 【注意】本方的应用指证为:少阳(少阴病)兼有少阴(太阳病)或厥阴(太阴病证)者。
-
4.小柴胡加石膏汤
【组成】柴胡10g,黄芩10g,枳实10g,石膏15g (先煎)。 【功用】清热退黄解表。 【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加减】头痛甚者加全蝎、僵蚕、蜈蚣;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生姜;舌苔白腻加苍术;少阳证加桂枝、半夏。 【方义】方证清热透邪解毒为法。本方是由柴胡、黄芩、枳壳、白芍、半夏等六味药组成,能清热透邪解毒,清热之力较强,可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