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转载】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胃强脾弱有关!2个食疗方,帮你清胃火、降糖养阴~

糖尿病自古便有, 但中医并没有“ 糖尿病”的病名, 而是隶属于“消渴”的范畴。所谓“消”即是消谷善饥,“渴”即是饮不解渴,与糖尿病“ 三多一少” 的症状极其吻合。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因此除了使用药物合理控制血糖之外,还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并运用一些中医的养生方法。综合的治疗与调护,无疑对患者的健康大有裨益。

传统认为, 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糖尿病是由于肺、脾、肾三脏的阴液亏虚所引起的。

根据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阴液亏虚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虚阳上亢、虚火上扰的表现,这即是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机理论。

而我们经过临床实践, 发觉传统理论认为的“阴虚燥热” 只是一种表象,糖尿病的根本问题其实是脾胃虚弱、脾阳亏虚。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人体吃下去的饮食水谷经过口、食道进入到胃,通过胃的腐熟作用将食物变成食糜状态,然后经过脾的运化功能,将食糜转化为富含营养的水谷精微物质,进一步化生成气血,并且脾胃主管将精微物质输布运送到全身,营养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脾气散精” 的作用。因此, 中医认为脾胃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脾胃功能受损,导致脾胃虚弱、脾阳不振, 那么脾胃的运化功能就无法正常发挥。

在糖尿病人身上则体现出脾胃无法将精微物质成功输送到各组织器官,精微物质全部堆积于血管脉道,“脾气散精”的功能失常,因此全身各脏器均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如此一来,自然容易出现“三消”(包括上消、中消、下消)的症状。

上消

因为脾主运化水液的功能受损, 人体喝下去的水无法转变成具有营养的津液,所以全身脏腑均处于缺水状态,患者需要不停大量地喝水,但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中消

同理因为脾主运化功能失常,无法将水谷精微输散到全身为各组织器官利用,因此糖尿病人容易出现消谷善饥的表现。

下消

如果脾胃虚弱进一步加重,中医认为久病必然及肾,病变后期会出现脾肾两亏的病理状态,肾主水、主固摄小便,因此会出现小便量多的下消症状。所以,糖尿病的病机根本即是脾胃虚弱、脾阳亏虚。

 

1实火型糖尿病:用三黄汤

【组方】:黄连1克、知母10克、芦根10克。

【做法】:将三味药加水放入锅中,煮开后即可盛出代茶饮。头遍水喝完后,用沸水冲泡续杯即可。

 

黄连清热作用强,知母上清肺火、中清胃火、下泻肾火,芦根清热养阴,这三味药配在一起既避免了过于苦寒伤胃,又有补阴的作用。但脾虚阴虚、经常腹泻的人不适合饮用。

2虚火型糖尿病:用玉女煎

【组方】:麦冬9克、石斛9克、银耳20克。

【做法】:银耳泡开后,与麦冬、石斛同煮,煮熟即可食用。

麦冬益气生津养阴,石斛清胃热、益气生津,银耳有养阴美容的功效。它们组合起来,非常适合有咽干、大便干燥等胃阴虚火旺症状的人食用;但胃火炽盛的人不适合吃。

 

今日小结

中医认为,无症状的糖尿病与胃强脾弱有关,可以通过抑胃健脾的方法来治疗。其中,胃火炽盛的实火型糖尿病人群,可以用《千金翼方》中的“三黄汤”,而胃阴虚火旺的虚火型糖尿病人群,可以用《景岳全书》中的“玉女煎”。

赞(0)
修元健康网 » 【转载】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胃强脾弱有关!2个食疗方,帮你清胃火、降糖养阴~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