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62岁的谢叔叔,2018年3月查出脑梗。同年的5月和9月,出现脑溢血症状,表现为脾气暴躁,出现语言障碍、识人困难。2019年7月,再次出现脑溢血,出现浑身麻痹的状况。
一次脑梗,短短两年内,竟然造成了3次脑出血…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秋冬季节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但实际上,夏季往往也是高发的一个季节。
据统计,当气温超过30度时,该疾病发生率比平时高出约60%,平均大约每6分钟就有一人发病,平均大约每6分钟就有一人因病致残甚至致死。
那么,夏季容易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又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预防、调理呢?
危险因素一:心肝火旺
冬季脑卒中的常见诱因与冷有关。通常是由于天气寒冷导致血管收缩,再加上血液容易凝结,从而诱发脑卒中。
而夏季恰恰相反跟热有关。夏季容易心肝火旺,肝气郁结导致化火上炎,是夏季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肝火旺的典型症状:
眼睛发红,内心烦躁不安;舌质偏红、舌苔发黄,并容易口腔溃疡;入睡困难,出现似睡非睡的状态;易怒胁胀;头晕头胀;高血压患者还容易出现血压升高或不稳的状况。
名中医吴中朝吴老,给我们带来了2招清心肝之火、预防和调理脑卒中的方法。
四荥共照法
荥穴是一类穴位的统称,一共有十二个,它们是十二经络的经气由弱开始变强的起点。《难经》上有记载“荥主身热”,也就是说荥穴是用于治疗和调理各种热证的。
四荥共照,即取与病因、病机相关的4个穴,进行预防和调理。
首先,夏季心火旺,应取与之相关的心经和心包经的荥穴;另外,脑卒中的发生和肝有关,肝和胆互为表里,因此要取肝经和胆经的荥穴。
四荥穴这么找:
【劳宫穴】手掌微微握拳,中指所触碰到的掌心位置就是劳宫穴。
【少府穴】手掌微微握拳,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掌横纹上,就是少府穴。
【行间穴】大脚趾和次趾的趾缝端,就是肝经的行间穴。
【侠溪穴】第四和第五趾的趾缝端,就是胆经的侠溪穴。
在这四个穴位上进行针刺,可以较为有效的帮助身体调理和预防脑卒中。但注意,针刺是专业行为,应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切忌自行操作。
日常在家,则可以“以筷代针”进行按摩。选取一根筷子,按照从手到脚、从内到外的顺序,即劳宫穴、少府穴、行间穴、侠溪穴依次按揉。每个穴位按揉3~ 5分钟即可,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
四“神”醒窍法
在夏季,人们易烦躁、睡眠差,这是神志不安的表现,因此,安神定志、醒脑开窍是夏季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方法。
分别选取对应心窍和脑窍的四个“神”穴——神门、神庭、四神聪、神堂。其中,四神聪作为汇聚于头部的一个主穴,对于醒脑开窍、安神助眠的效果尤其好,还可以帮助脑卒中后的恢复,非常适合我们日常按揉。
【四神聪穴取穴法】两耳尖直上,头顶中央是百会穴,其前、后、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就是四神聪。
【四神聪穴按揉法】以中指点住百会穴定位,其余四指正好点住四神聪,可以上下扣按,也可以前后左右摩揉。
危险因素二:痰瘀有热
高血脂人群是夏季发生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中医看来,高血脂属于痰瘀,其血瘀的粘稠度增大、血流减慢;恰逢夏季天气炎热、易出汗,血液则更为浓缩。当外面的“热邪”碰上体内的“热”,瘀滞的症状更为明显,脑卒中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因而,夏季保持血脂的平稳异常关键。吴老经过多年研究,证实了用艾灸的方法,对于高血脂有很好的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