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与胸肋积水
肺积水:但做不能卧,一躺下去就咳嗽;
肺积水配穴
近取穴:膈腧、檀中穴、鸠尾穴、乳根穴
排积水:水沟穴、阳谷穴、后溪穴,照海穴
胸肋积水:不能汤左边,大部分都是左肋会痛;
胸肋积水配穴
胸肋是阳维脉和阴维脉:下外关、临泣,
溢水出来:水分、水道;
近取穴:乳根穴;脾之大络:大包穴,排水
肺积水与胸胁积水;
这个心脏,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心跟肺的关系;
心脏好像是汽车的引擎,
肺脏好像是汽车的水箱两者好像是在平衡它的温度;
所以才会有常温,正常的体温在那边,
一旦肺有积水的时候,水太多了,得赶快把它排掉;
你不排掉的话,这个水会把火灭掉;
所以心肺衰竭就是这样子来的;
这个水太多,心脏不断的跳动,水会很热,
现在有一个人不断的在你的引擎上灌冷水,
让你的引擎发动到,就是这个意思啊,
这个冷水本来应该在水箱里面,现在溢出来,在灌;
这个时候,心脏再停掉;
所以说在五行里面呢,这个是心,这个是肺,
我们的心跟肺呢,就是火跟金之间的关系,
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两个脏之间非常的平衡;
所以我们要把肺的功能调回来,那就补心脏;
心脏的功能要调好,一定要去顾肺,不然的话,你把心脏的功能顾好了,但是肺没有顾好,等于你把汽车引擎修好了,但是水箱没有修好,汽车还是过热,不能快跑;
上焦在这边,中间呢,有隔膜隔到;
隔膜以上是清气,大肠里面的浊呢?是燥屎,浊气;
正常人,人纪我们讲过,什么叫做正常人我们要知道;
正常人我们大肠里面都会有浊气;
正常人的浊气只能上升,到横膈;
横膈膜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分清浊,这个清气跟浊气分开来;
当然功能很多了,这是一个分清浊的动作;
好,诸位现在有这样的一个概念了,
有一个人肺积水,当有水在里面的时候,肺是金啊;
不可以有水啦,这个水是要下到肾脏去的,这个水下不去,
停在肺里面;病人呢,坐在那里不能躺下去睡觉;
所以我们叫做“但坐不得卧”;
这是肺里面有积水,下针,下背后的膈腧,
第七椎,至阳穴外开;
下针的穴道呢,如果肺积水的话,
膈腧、檀中穴、鸠尾穴、乳根穴,这几个都是近取穴;
肺会有积水一定在肺的下方,
那水会重的沉在下面,正常的清是气,蒸气一样在这边;
那积水就是积在水的下方,
我刚刚讲的就是全部在隔膜的旁边,
那针下去以后,我们把水导下来,我们要开沟,
就是水沟穴、阳谷穴、后溪穴,照海穴,
名字有沟、有谷、有溪、有海,都是可以通利水道的;
针灸的每个穴道名称都有它的来源,我在介绍治症的时候,以后再慢慢慢的告诉你,我在讲针灸的时候特别讲了,这边还会再讲;所以你不能死板板的说井荣俞经合、俞募治疗;
这些穴道取上去都有它的意义在里面,不会乱取;
那这是我们要排废水用的;
这个是肺积水,主证是只能坐,不能卧,一躺下去就咳;
可是你抽完以后,水还是会再会来;
中医不是一样,如果我们把你的水退掉,不会回来;
这个胸的积水几乎都在左肋;这种左肋痛,非常的痛,当然也有右肋痛;任何事情都有例外的,右肋有痛;
大部分都在左肋,那胸肋积水的辩证跟肺积水不太一样,
这个肺积水坐在那边不能躺下去睡;
胸肋积水呢,可以躺下去睡, 但是不能躺左边睡;
一躺左边会很痛,就是胸肋积水;
因为左边是血在管,右边是气在管,
所以右边还可以活动,遇到这种情形我们下针;
在胸肋之间是阳维、阴维的地方,所以我们下外关、临泣,
那我们要溢水出来,水分、水道;
乳根穴,近取穴;脾之大络,大包穴,
这些穴道都是可以利水,尤其是大包穴,因为正好有人痛在大包;极泉穴下6寸的大包穴,我们下针可以通它;
这个是排水,当你知道如何治水,心脏就来了;
心脏会肥大,就是水,
就好像你把干面包炮到水里面,会变大一样;
一定要知道如何治水,才知道如何治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