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脾阳不足,肝郁气滞型便秘怎么调理

针对“脾阳不足、肝郁气滞型便秘”的调理,需兼顾‌温补脾阳‌以恢复运化功能,同时‌疏肝理气‌以通畅气机。以下从方药、食疗、外治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提供具体方案:


一、内服方药调理

1. ‌经典方剂推荐

  • 温脾汤合四逆散加减
    • 组成‌:
      炮附子6g(先煎),干姜9g,党参15g,炙甘草6g,当归12g,生白术30g,柴胡9g,枳实9g,白芍15g,厚朴9g,木香6g。
    • 方解‌:
      • 炮附子、干姜、党参‌:温补脾阳,振奋中焦运化之力。
      • 柴胡、枳实、白芍‌(四逆散核心):疏肝解郁,调和肝脾气机。
      • 生白术(重用)‌:健脾润肠通便(生白术利肠,炒白术健脾)。
      • 当归、厚朴、木香‌:养血润燥,行气导滞。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需中医师辨证调整剂量)。

2. ‌中成药选择

  • 附子理中丸+逍遥丸‌:
    • 早服附子理中丸(温脾阳),晚服逍遥丸(疏肝理气),两药间隔2小时。
  • 枳术宽中胶囊‌:健脾理气,适合脾虚气滞型便秘。

二、药膳食疗

1. ‌温脾通便粥

  • 材料‌:
    粳米50g,山药30g,干姜3g,桂圆肉10g,陈皮5g,黑芝麻(炒)15g。
  • 做法‌:
    粳米煮粥,加入山药、干姜、桂圆、陈皮同煮至软烂,最后撒黑芝麻。
  • 作用‌:温补脾阳,润肠通便,兼行气解郁。

2. ‌玫瑰佛手茶

  • 材料‌:
    玫瑰花5g,佛手片5g,生姜2片,蜂蜜适量。
  •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 作用‌:疏肝理气,温中和胃,适合情绪焦虑加重便秘者。

三、外治法辅助

1. ‌艾灸穴位

  • 推荐穴位‌:
    • 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温补脾阳。
    • 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调理肠腑气机。
    • 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疏肝解郁。
  • 方法‌:每穴艾灸10-15分钟,隔日1次(避开经期)。

2. ‌腹部推拿

  • 手法‌:
    平躺时以掌心顺时针摩腹5分钟,点按中脘、关元穴各1分钟,促进胃肠蠕动。

四、生活调养要点

  1. 饮食禁忌‌:

    • 忌寒凉生冷(如冷饮、西瓜、螃蟹),以免损伤脾阳。
    • 减少油腻、辛辣及易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防止气滞加重。
  2. 情绪管理‌:

    • 每日练习深呼吸或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缓解肝郁。
    • 避免久坐压抑情绪,适当户外散步或练习瑜伽。
  3. 运动建议‌:

    • 晨起空腹慢走20分钟,配合揉腹,促进阳气升发及肠道蠕动。

五、注意事项

  1. 辨证关键‌:

    • 此型便秘特点为‌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伴四肢不温、腹胀喜按、情绪抑郁,需与“实热便秘”(大便干硬如羊粪、口臭舌红)区分。
  2. 禁忌人群‌:

    • 孕妇、阴虚火旺(口干舌红、盗汗)者慎用温燥药物(如附子、干姜)。
  3. 及时就医‌:

    • 若长期便秘伴腹痛、消瘦或便血,需排除肠梗阻、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总结

此型便秘需“温通并行,肝脾同调”,避免滥用寒凉泻药(如大黄、番泻叶),否则易伤脾阳加重病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综合调理,一般2-4周可见改善。

赞(0)
修元健康网 » 脾阳不足,肝郁气滞型便秘怎么调理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