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 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独具心得,众多疑难杂症,多应手而愈,对腰椎病,乳腺疾病,胰腺病等等都有很深入的造诣。患者敬重,学生赞扬。所收弟子众多。创办江南蔡氏经方医馆,自编中医歌诀如《热病一百问》、《太阳表证歌》等等,撰有《蔡长福经方锦囊》,并集《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之 精华自创《六经辨证图谱》,使读者可以更好的通伤寒之理,临床上见病知源。
什么是阳虚?什么是阴虚?看完你还不懂,就再看一遍
蔡长福 著 王佳钰 整理
世人对阳虚和阴虚多有争论,偶然听到蔡师谈到有关阳虚阴虚这一段,整理下来,有不足之处还请同道、经方爱好者们提出意见,共同探讨!
何为阳虚?
体虚者阳虚 ,久病者阳虚,常衰者阳虚,感冒不发烧为阳虚。 四肢厥冷,脉微细,寒化体质脏无它热是真正的阳虚,肾亏之人永远是阳虚,正如《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
说到这种人的形体如何?一般比较瘦,形寒怕冷,面色青黑无光泽,走起路来前胸过膝,龟背驼腰,语言低微,气不接续,这种人走着想蹲着,蹲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多懒多困,喜睡,耐夏不耐冬,避寒就暖,正所谓“重衣厚被不知暖,深坐密室怕风寒。”多流清鼻涕,黄鼻涕少见,感冒很难发烧,就算是发烧也是低烧,这是体质虚也。
这种人容易得肺癌,食道癌,食道阻截,食饭难以下咽,最终饿死的多。
一直到人体内外一点热度也没有,《伤寒论》少阴篇317条”……脉微欲绝……利止脉不出”,这就是阳虚到极点了。
还有一种阳虚,手脚不冷,身上却怕冷,这种人一般身壮气高,性子燥,易发火,喜怒多言,早年时能吃能喝,多吃善饥,胆大妄为,性情豪放,大便畅通,赶到四五十以后,阳虚到极点化气为热,伤肠道之津,肠道常常不舒服,热气过剩,气闭肠垢,大便难解,解之不爽,能进不能出,或者大便干,或者不通,或者少,或者粘腻或者每每便意来时上厕所却只放出几个响屁并无大便,这种病人太痛苦了,引起结肠梗阻,大便不通,多是西医所谓的肠道癌,结肠癌,一刀之错,后悔莫及啊!
这种大便还往往和糖尿病共同存在,糖尿病人一旦大便不通,会造成多种并发症:外寒包着内热,气不下行化为脏毒,毒向外溢造成皮肤病,皮肤溃烂长不上;又因腹气不通而发生气逆上行毒气上窜,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胸部憋闷照成心脏病发,突然心慌心跳,心脏跳动加速或者过缓或者昏厥不省人事,长此下去,心血管闭塞,西医所谓的心脏病搭桥(冠心病)很多就是这种病症,师傅治疗很多此类病人时用上通下法,病情很快缓解;这种毒气长期不得下泄,热气上窜,造成突然眼目失明;长期毒热在脏腹不得外泄,伤津耗液,阴不足阳长有余,肺不能在生(功能失调),一旦受了大凉,引起长期外寒内热的咳嗽,热伤于里寒伤于外,这种咳嗽难以治愈,长期不解,就是热性肺癌的病变。
后者阳虚还常有饭后撑胀,时有头昏,食后浑身无力,欲睡,感觉身体沉重,这叫外寒包着内热,这样的阳虚在现今社会比较多。
此病的结果必坏在肠道。
这种病人容易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脾大,肝大,肝癌,白血病,胆道闭锁,胰腺病,尿毒症,腹膜炎,肛门出血等
阳虚是如何造成的?
这就要谈到蔡师所讲的两感,因内容甚多,我不在多诉,在此先把蔡师编的歌诀写下来,以供大家参考:
十四肾经走于里, 十九膀胱往外传;
肾虚早衰命门火, 膀胱无热抗风寒;
膀胱无热太阳病, 颈椎腰椎常受寒;
颈椎腰椎同时病, 他与骨空是根源;
仲景写下两感病, 外边受风内受寒;
太阳常衰脉变小, 阳明衰败胃常寒;
三阳脉象不常见, 光见三阴脉细弦;
六脉细小三阴病, 四十五条少阴篇;
少阳常寒厥阴病, 五十六条厥阴篇;
这是仲景两感病, 太阳少阴紧相连;
生命起源在两感, 生命终止两感寒;
黑线走里红线外, 两线交汇咽喉间;
太阳红线风寒病, 营卫不生血不传;
命门心衰少阴败, 脏腑阳虚到极点;
五脏无阳难启动, 无阳生命难回天;
命悬一线怎么治? 问问医圣老祖先。
何为阴虚?
阴虚在如今社会不多见。
多思多虑,久病少食之人,虚者为劳化内热。
这种病人多牙龈出血,咳嗽带血,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阴虚久而不愈,容易患肺痨病。
请参考《红楼梦》里林妹妹,询问一下曹雪芹吧。
跟随蔡师近一年的时间,多有感悟,深感这些东西的宝贵,在中医复兴的今天,经方之路必将越走越宽,经方的魅力也将吸引更多有识之人的加入,其实我更想说咱们的伤寒论应该从娃娃抓起!
病来六条道,去病三条路;
常病在两感;新病为伤寒;
肾虚早年败,骨空常怕冷;
感冒病常在,涕泪擦不干;
生死因骨空,命在手掌中!
无心过问是与非,只话事实于诸位,
网络本是鱼龙混,中与不中自理会。
附一:蔡长福《医宗金鉴》之歌
用歌谣来解说,《伤寒论》原文;
用歌谣概括了,《伤寒论》原貌;
用歌谣概括了,仲景六经辨;
用歌谣概括了,仲景本能论;
用歌谣概括了,仲景脏腑学说;
用歌谣概括了,仲景学术思想;
用歌谣概括了,仲景病因病理;
用歌谣概括了,仲景理法方药;
用歌谣概括了,仲景脉证结合;
用歌谣再现了,仲景医心医道;
用歌谣概括了,仲景过经论之说;
用歌谣概括了,二阳三阳合病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三阳病长期携带;
用歌谣概括了,三阳经无烧论;
用歌谣概括了,无烧论长期携带;
用歌谣概括了,两感病太普遍;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汤营卫调和;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汤万方之首;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汤百病之头;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汤一方应百证;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证误治后百变千变;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汤误治后百病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汤误治后百证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汤误治后百方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桂枝汤误治后条文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二阳病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颈椎病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肩周炎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偏瘫癫痫;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又咳又喘;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后水饮痰涎;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胸中积液;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反流食管炎;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后肺里病变;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肺病心衰;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证误治后肺癌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阳明热论白虎证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过经论病变;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一误再误;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长期携带;
用歌谣概括了,经热证毁阳明;
用歌谣概括了,热病论耗津液;
用歌谣概括了,热病重重销骨髓;
用歌谣概括了,热病重重毁脏腑;
用歌谣概括了,热入脏腑一片火海;
用歌谣概括了,热病过经三高证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汤误治火烧家园;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汤误治热病一一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四十五阳明衰白虎证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误治痛风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误治甲亢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误治白血病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再误十二指肠病变;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再误胰腺病变;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再误火烧胰腺;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再误尿毒症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证再误承气汤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承气证误治热结旁流;
用歌谣概括了,承气汤再误膀胱病变;
用歌谣概括了,承气证误治甲乙肝携带;
用歌谣概括了,承气汤再误肝癌腹水出现;
用歌谣概括了,承气汤误治子宫病变;
用歌谣概括了,葛根汤误治后乳房病变;
用歌谣概括了,白虎汤误治后乳房病变;
用歌谣概括了,承气汤误治后乳房病变;
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
六经辨,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
垂方法,立津梁;有张机,医圣当。
活人书,好文章;六经辨,辨胃肠。
伤寒论,写人类;六经辨,脏腑详。
论伤寒,中风伤;身无汗,麻黄汤。
身有汗,桂枝汤;太阳病,第一章。
中风病,桂枝汤;伤寒病,麻黄汤。
二阳病,葛根汤;少阳证,柴胡汤。
三阳病,三个方;三个方,领头方。
太阳病,第一方;中风病,桂枝汤。
太阳病,第二方;要发汗,麻黄汤。
太阳病,第三方;有风寒,青龙汤。
阳明病,第一方;合并症,葛根汤。
脉洪大,有汗淌;不怕冷,白虎汤。
阳明病,第三方;胃腹满,大承汤。
少阳病,第一方;有寒热,小柴汤。
少阳病,第二方;呕不止,大柴汤。
二阳热,第三方;表里热,柴芒汤。
好学者,九个方;记得住,胸中藏。
九个方,九文章;要熟记,良医当。
天下病,九个方;要学会,走四方。
治百病,九个方;加减好,大病良。
伤寒论,能传世;六经辨,要记详。
伤寒论,是国宝;华夏人,国宝藏。
华夏人,真自豪;六经辨,回天良。
弟子们,看到上面三字经的歌谣,放到你们电脑的桌面上,你们要把它背熟,教育你们的下一代,你们下一代背熟了,也就算传世了。弟子们,你们有责任,要把你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孩子们不懂的,叫他背熟后,要给他们解释。什么叫《伤寒论》,什么叫六经辨,一定要给孩子们解释清楚,《伤寒论》张仲景写的是人类,人的体质,什么叫《伤寒论》,论就代表讲,天天和孩子们讲,年年讲,月月讲,时时刻刻和孩子们讲,要做好衣食保暖,给孩子们说,人得病都从风寒开始,人病都从风寒而起,风寒是人类得病的开初,不懂得衣食保暖,肯定家中不平安,跟孩子们说冬天要穿棉,要少洗澡,体质再虚,保好暖,人不会生病,口味不变,很快,身体就还原了。
古人说,女人要坐月子,什么叫坐月子,就是女人生下孩子后,伤了血气,汗淌多了,就怕受风寒,一个月之内,汗淌多了,不要受风寒,一个月内,不受风寒,产妇口味不变,大吃大喝大饮,一个月体质就还原了,这就叫坐月子。
什么叫六经辨证,管你脏腑里什么病,管它有多少症状,还想到他的表证,没有表证就没有里证。如果腹不满,病还在三阳,那以汗解为准绳,汗后,腑证全部消失。如果汗解后,还有腑证,那就是里热形成了,口干口苦口燥口渴,那是里热经热造成的。那该要清热的清热,那就需要小柴胡汤加减,热狠了过烦,那柴胡证没罢,那加上栀子,如果患者口苦口渴好出汗,要怕风加上桂枝,要不怕风,口渴汗出,那就是石膏证出现了,柴胡汤合上白虎汤,一方而愈。如果口渴口苦已罢,小肚子还不舒服,那就成为里实证。如果不怕冷,吃过饭顶胀,那是调胃承气汤证。常常胸满胃脘胀的难受,那三物厚朴汤,常常气不顺,左不升右不降,感到小腹满,半腑实,没有表证的情况下,用小承气汤,如果患者常常胸满腹胀,肚子胀的疼,夜里睡着就出汗,那大承气具备了,那用大承气汤,一方而愈。
提醒弟子们,因为你走上中医这个行业,走上这个道,你这辈子不要有别的想法,你这辈子就是看病的命,任劳任怨为病人,作为一个中医,首先要学会自保,保自己,保家人,保亲戚保朋友。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虽说短暂的几十年,你活的有尊严,你活的有价值,有多少有志者,大人物,该活到的年龄,没有活到,他什么都会干,有些人,智慧能力超人,就是不能自保,不能保护家人,有些人创下万贯家绩,中年一场大病,你认为你有钱,你拿钱去买命,钱什么都能买到,就是买不来命。治病的医生是个特种行业,你遇到良医,你还有救,遇到庸医,你的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一个有志者,你来到人间,你要有安全感,你活的才有尊严,安全就是怕生病,如果你懂得医道的话,你就有安全感,你不懂得医道,大病一场,可能万贯家绩,全部抛弃,撇下满堂儿女,你不感到你这辈子很遗憾吗?人来到人间,开始什么都不要学,首先要懂得医道,就是你不愿意干这个行业,有志者,你可以干其他行。一旦你有病了,你就可以自保了,你不会把一百多斤交给医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