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转载】医心匠:所谓鼻炎,闻道即愈

一个普通鼻窒,考验中医的思维层次,中医没有鼻炎这病。鼻为肺的开窍,该窍窒塞,首问责肺,却又不是肺单家问题。灵枢,邪客篇:“五谷入于胃也,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室塞属“阴胜阳”。肺属太阴,性凝滞,因其居于胸中,中蕴少阳,太阳,诸阳运气而成宗气,依宗气而开动肺太阴,以成呼吸。

若无宗气的运作,则肺凝滞,因为肺本来属于太阴,凝滞不通,是肺的本份。

鼻为肺的苗窍,反映肺的状态。若宗气得力,则太阴活动,于是鼻窍通畅。

肺以太阴之体,居于上焦,以治多阳之上焦;又不能窒息了阳气,使阳气至上焦后,极而返,不致亢上冒顶,故曰“节”,此肺主治节之意。

肺窒,即阴盛状态,而这个阴盛,又非邪实。

是因为太阳不成,无力与太阴周旋。少阳通天,以成太阳,太阳不成,责在少阳。少阳涣散,阳不聚。

鼻窒,是人体太阴太阳两大阴阳的矛盾,且太阴胜太阳。这是病机纲领,依此纲领,展开细则分析。

太阴非邪,实是太阳虚,故以补养太阳为旨。太阳由少阳积成,少阳通天的路受阻,中途分心,涣散,或者未循常道。

一身阳气,由少阳积聚而成,胆为少阳之腑,故曰“胆少阳”。胸中阳气,亦是少阳积成,直致成就太阳。太阳之力,匹配太阴,若少阳不成太阳,无太阳之成,则太阴盛。

少阳,其根在肾,其本在肝,肝以厥阴之力发掘肾气,以成少阳,少阳生后,聚于胆,故曰少阳其腑在胆。

肾所潜力,不可动摇,若肾气摇动,则必然少阳后援不力。

这里有养肾法了。若有此问题,则针对施治。若肾气固密,则继续向前寻找问题。

胆以怒气发动,所谓风行。怒,是少阳升上的不可或缺因素,又谓之胆气。若胆气馁,怒气不足,则少阳无力通天。

怒,为人之常情,不可不怒,也不可过怒。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少阳生后,显于东方,借助东风,渐渐长大,少阳之壮象,谓之“木”。

譬如幼稚苗草,随风而长,成木。

木气颇具气象,赛如青少年,锐气任性,这时候须加以引导管控。管控的力量来自肝,即少阳之本。肝属阴,属内,以阴制阳,以内制外,即“木生酸”。

内经关于“生”的概念,各各不同。木生酸,这里“生”,意思是说,肝生出酸,以制约木。酸为肝之味,味为阴,即肝之阴气。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心。”酸本自肝,若肝阴不足,则酸不足,酸不能制风木,于是少阳涣散。

这里牵涉肝阴问题了,若肝阴不足,也会曲折到鼻窒。这是一点,继续往前分析。

为什么中医千人千方,又往往有效,却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就在于盲人摸象,抓不住全程。譬如百合固金汤,若有因肝阴不足导致鼻窒,就有效,却不能对其他症因的鼻窒有效。

木气失约,很难成就通天,更难成就太阳。木生酸,是关健一环节。中医的深沉,就在一字一句。

“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酸生肝,表示肝阴充沛,有足够的酸贮。酸能制约木气任性,则木气条达升上,这个条达之象,即“筋”。

少阳,即一团生生之气。筋,是生气通天的必要环节,也是少阳通天所必须达到的条件。好比成功,需要刚柔相济,而筋,即是已备“刚柔相济”的体现。

故曰“筋生心”。心,即太阳已成。有了筋力,则必能成就为太阳,即“筋生心”。

筋是个系统概念,其中含有肾气丶少阳丶肝丶酸,诸多因素合力而成。譬如一个少年,是很多人培养成的,而不仅仅是个少年。

鼻窒这个小小的现象,幕后是人体阴阳生克大局,此为“见微知著”。太阳,相当于人的最高成就,成就稍差一点,就有征象。于病,鼻窒。

“肝主目”,这句话也是迷倒了千古。目者,精光之所出,目为离,若日之光。目者,示太阳已成,且已有离象,即“阳明”。目是太阳已成且精满自溢的现象,这个成就,是肝主持下的成就。肝,相当于教育的力量,即“肝主目”。

中医的疗效如何,我曾把鼻窒病机语音给患者,患者听懂了,当下就治愈了所谓鼻炎。患者感到不可思议。有兴趣的同仁可以继续往下看。

如果中药哪天万一绝产了,中医照样治病,不用药。中医,不是用来开药材的。中医本身就是无上妙药。

筋少阳继续上行,直至胸中,这时候,少阳的线路已拉至最长,从潜底到胸中,胸中太阴已受冲动。

少阳挟风而来,又或谓风挟少阳而来。终于胸中成了大阳气,所谓大阳,即太阳成就之前的状态。胸中有了风与大阳,大阳在胸中受到肺太阴节制,太阴极力收束之,以致阳郁化火,或谓之阳极似火。

于是,胸中有两款因素冲击太阴,一是风,二是火。二者俱为阳性。

太阴阴沉,风性张扬,二者相害。肺太阴不得不营造布膜以收风,好比口袋装风。这是肺膜形成的原理。

中医谓之“肺布叶”,布叶密不透风,诚然是可以收束其风,然而少阳所聚成的大阳,却因为密不透风而越聚越多,恐怕要爆。

风属木系,太阴收束,属金系,肺能收风,即“金克木”。密不透风的肺布叶,恰恰节制了少阳逸散,于是少阳终于胸中聚成太阳。太阳极而返,遂有阳明,即“离”,离象火,大逐太阴,烧破布叶,于是放风。

此为“火克金”,也谓之焚金。火越大,则放出的风越多,即“太阳风”。

风挟怒气来,肺太阴布张以待,以压制收束怒气,即“悲”。悲则气消,这个“气消”,即怒气消。所谓“消消气”。

怒气消是消了,但是肺布叶的密不透风,同时压抑了太阳火气,终于激起了火,即《举痛论》所言“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这里“心系急丶气消。”,即火焚金之气,不是金消木了。

如是,局面复杂矛盾。肺太阴一面要压抑风木怒,另一面同时又不得不受到来自火的焚煎,肺压抑风木越狠,则火也焚肺越剧烈。而人执著于悲情寡欢,依然如故的压抑风木怒,奈何?

太阴有两脏,肺与脾。两太阴互为支援,肺耐风,却不耐火;脾耐火,却不耐风。这是另一话题。

急当救肺,于是脾太阴启阴津上行于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归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太阴是一家,自当互助,脾以其精力运水救肺,水克火,于是火势得减,肺得缓刑,太阴得固,继续压抑风木。太阳最惧寒水,故曰“太阳寒水”,义为二者相杀。太阳因受水克,离火不下,故而阳光不能普下,而中州得火不力,于是脾精浩劫,脾运渐渐虚馁乏力,此谓之脾虚失运。

火不入土,脾失健,而运化不力,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谷滞于胃,而成浊物不化。脾精不足,运力失职,不得已而动用元精,即肾阳。肾阳努力发动,鼓动脾运,而胃中浊物积滞,并无清净水津,于是胃中浊阴被运入肺太阴。浊气不是寒水,克不住阳火,反被火炼液成痰,胶于肺中。

这也是白肺生成机理的一部分,题外话。肺为痰浊胶着,布叶不能举,风气行动不得,阳热继续煎熬之,直至肺太阴失柔,即现代所谓“肺纤维固化”。离火不入土,土失运,五谷不化,宗气不能成。宗气亦虚,肺布叶不举,致胸中大气不转,则呼吸不畅矣。肺开窍于鼻,鼻腔之气息,即肺腔之状态,肺太阴固化,则鼻窒矣。

肺主“治节”,依节而治,并非强治蛮治。肺虽克肝,不可恃强凌以乘之,平时悲忧过度,对新生事物一概打压,打击上进者,既打击自心的理想,又打击来自外境他人的上进,以低调为性,压制一切勇气,不敢张扬,这是关健。

节制为本,稍稍予以理想出路,允许内外境诸事诸人发扬各自个性,闷闷不乐,既不自信,又无他信,不允许一切上进者上进,这是关健。

不令胆气稍疏,毫不疏忽,事事悲观,小则鼻窒,久而心系急。

胆气一疏,则目明心开,胸中离火得下,不刑肺矣。胸中大气一转,豁然贯通,鼻窍自开。

离火自胸中发出,并非直入中州脾土,而是“从胸走手,从手走头,从头走足,从足走腹。”阳热自腹中,助力冲壬,自下而上,温暖中州,这是生命“火生土”的具体操作。中州得温煦,脾运有力,行其津液,上济太阴肺,则肺得润,能耐火刑矣。

鼻窒之患,关系全身,无微不至。平素懒于动手实践,坐地指挥,潜意识里心高气傲,却又自卑自欺,压制上进。

凡病,皆源于少小时的固化认知。一句话结语:不幸的人一辈子在治愈童年。

赞(0)
修元健康网 » 【转载】医心匠:所谓鼻炎,闻道即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