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DRG专题解读① | 一文讲透什么是DRG/DIP_DRGDIP:医疗改革的新引擎

2022年4月15日,国家医保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DRG/DIP功能模块使用衔接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了DRG/DIP功能模块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时间节点。
《通知》要求:2022年11月底前,全国各地区、各级医院都要实现DRG/DIP功能模块的使用。
DRG/DIP是什么?它又有什么作用?它会对中国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它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DRG/DIP,海卓科赛搜集了对外经贸大学于保荣教授、天风证券研究所等权威专家和机构的相关资料,推出了DRG/DIP专题解读系列。
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解答心中的疑惑。
DRG专题解读① 什么是DRG/DIP?
一、DRG是什么?
1. DRG的定义
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一种医疗付费方式,最早于1983年在美国医保局出台,作为一种改善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的创新措施,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
DRG的核心思想是,根据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病例分成不同的组别,每个组别都有一个固定的收费标准。医院按照病例所属的DRG组别进行收费,医保和病人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付费。
收费标准涵盖了病人住院期间的所有医疗费用,包括诊断、治疗、检查、化验、手术、麻醉、床位、护理、药品和医用耗材等(特殊的耗材和服务除外)。
2. DRG如何分组病例?
DRG的分组方法是,先根据病人的主要诊断,将病例分到不同的主要诊断大类(MDC)中,然后根据病人是否接受了手术或其他操作,将病例分到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和非手术操作三个子类中,再根据病人的具体诊断和操作,按照“临床过程相似,资源消耗相近”的原则,将病例归入相应的核心疾病诊断相关组(ADRG)中,最后根据病人是否有合并症或并发症,将ADRG细分为具体的DRG组。一个ADRG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DRG。
3. DRG如何付费?
DRG的付费方式是,对每个DRG制定一个支付标准,预先支付医疗费用。
DRG的特点是,医保不再根据病人的实际费用(即服务项目)来支付医院,而是根据病例所分入的DRG来支付医院。
DRG实行“一口价”的收费政策,病人的医疗费用不会因为多吃药、多做检查而增加。但是,病人的特殊医疗需求也不会受到影响,病人仍然可以自主选择部分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高于普通病房标准的床位等,这些特殊的医疗费用由医院按照原有的政策规定收费。
DRG的结算公式是:
医保基金DRG应支付住院费用=∑〔(参保人员住院所属DRG组的支付标准-全自费费用-先自付费用-起付线 ) × 政策规定的基金支付比例〕
支付标准=各DRG调整后权重x当年DRG费率
DRG基于“预付费”实行“超支分担、结余留用”。按照DRG支付后,如果医院的实际费用低于支付标准,那么医院就可以获得“利润”,如果医院的实际费用高于支付标准,那么医院就要承担医保的“损失”,这样就可以抑制医院过度使用耗材的行为,从而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赞(0)
修元健康网 » DRG专题解读① | 一文讲透什么是DRG/DIP_DRGDIP:医疗改革的新引擎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