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从《规划》看,“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四大重点_《规划》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国卫人发〔2022〕27号,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针对六大问题
《规划》指出,近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工作与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相比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卫生健康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不够合理,专业学科间、城乡地区间人才配置不够协调;同时也反映在人才质量上,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要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各类人才的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二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进一步扩大人才范围。除了医药护技等卫生技术人才,老年健康、职业健康、医养结合、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人才也要纳入卫生健康人才范围,加强培育、开发、建设和管理。
三是贯彻预防为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人才配置、提升公共卫生人才素质、改善公共卫生人才环境、创新公共卫生人才政策、激发公共卫生人才潜力。
四是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提升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水平,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传承精髓、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
五是建立人才竞争优势,加快提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水平,需要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建设,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医学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
六是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配备政策和激励机制。
“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要坚持三大主题和五大目标
三大主题是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和服务能力;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各类人才优质均衡发展;以深化人才制度机制改革为动力,创新卫生健康人才政策,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大目标是
总体目标是:促进人才服务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具体包括: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到2025年,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到160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0人(其中中医类别0.6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0人、每千人口药师(士)数达到0.5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增长到120万人。
——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进一步优化。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与服务需求、服务数量、服务效率相匹配,公立医院医护比逐步达到1:2左右。
——人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提高卫生健康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执业助理医师占医师的比例降低到15%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占到75%以上。
——高端人才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生命健康人才高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重大公共卫生和疑难疾病的预防诊治等关键技术领域涌现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人才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逐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制度机制障碍,不断完善符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的人事人才制度。人才配置、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政策更加灵活。
卫生健康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赞(0)
修元健康网 » 从《规划》看,“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四大重点_《规划》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