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阿哌沙班对房颤患者比利伐沙班更有效、更安全_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选择:利伐沙班还是阿哌沙班?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增加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了预防卒中,心房颤动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凝药物。传统的抗凝药物是维生素K拮抗剂(VKA),如华法林,但它们有很多缺点,如药物或食物的相互作用、出血的风险、需要定期监测等。因此,自2010年以来,陆续上市了四种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它们可以直接抑制凝血酶或因子Xa,从而阻断凝血过程。DOAC相比VKA,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需要监测,也没有明显的药物或食物的相互作用。目前,DOAC已经成为心房颤动患者的首选抗凝药物,其使用率在2011年到2019年期间从7.4%上升到66.8%,而VKA的使用率则相应下降。然而,DOAC之间也有一些差异,如药效、药代动力学、剂量、适应证等,这些差异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还没有直接比较不同DOAC的随机临床试验,因此,我们只能依靠观察性研究来评估DOAC之间的优劣。
在JAMA的一篇文章中,Ray等人利用美国的医疗保险数据库,对比了两种DOAC——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们纳入了2013年至2018年期间开始使用这两种DOAC的超过58万名心房颤动患者,最长随访了4年。他们使用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来平衡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卒中风险评分、出血风险评分、医疗保险类型等,共计201个变量。他们的主要结局是缺血性或出血性事件,包括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非致命性颅外出血和全因死亡。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174天的时间内,使用利伐沙班的患者,相比使用阿哌沙班的患者,主要结局的风险更高,为16.1/1000人-年 vs 13.4/1000人-年(风险比,1.18[95%置信区间,1.12-1.24])。这种风险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利伐沙班组的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非致命性颅外出血和全因死亡的风险都更高。具体来说,利伐沙班组的缺血性卒中风险为8.3/1000人-年 vs 7.2/1000人-年(风险比,1.12[95%置信区间,1.05-1.21]),出血性卒中风险为2.5/1000人-年 vs 1.7/1000人-年(风险比,1.48[95%置信区间,1.30-1.70]),非致命性颅外出血风险为39.7/1000人年 vs 18.5/1000人年(风险比,2.07[95%置信区间,1.99-2.15]),全因死亡风险为44.2/1000人年 vs 41.0/1000人年(风险比,1.06[95%置信区间,1.02-1.09])。有趣的是,当按照DOAC的剂量进行分层分析时,发现利伐沙班组的缺血风险和出血风险都随着剂量的降低而升高,这与预期相反。作者估计,在1000个患者年的治疗中,使用利伐沙班相比使用阿哌沙班,会导致额外的2.7例(95%置信区间,1.9-3.5)卒中和21.1例(95%置信区间,20.0-22.3)非致命性出血事件。虽然这些结果是基于观察性研究,可能存在一些无法控制的混杂因素,但它们仍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赞(0)
修元健康网 » 阿哌沙班对房颤患者比利伐沙班更有效、更安全_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选择:利伐沙班还是阿哌沙班?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