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医院怎样“同工同酬”才能公平_医院编内编外员工的薪酬绩效差异探讨

作为一名绩效管理咨询师和软件实施人员,我有机会到各个医院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员工的想法和感受,运用“望闻问切”和“五行辨证”的方法,为医院定制《工作量效能积分绩效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医院编内编外员工的身份问题,是影响薪酬绩效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编内编外员工的价值观、利益诉求、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同工同酬”的原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同工同酬的含义和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的意思是,用人单位对于技能和劳动水平相当的劳动者,在从事同一种工作时,不因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等因素而有所区别,只要提供了相同的劳动量,就应该得到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反映了两个价值取向:一是保证按劳分配这个基本原则,即同样的劳动应该得到同样的报酬。二是体现了劳动者的平等权利,即不应该因为一些无关的因素而受到歧视或不公平的待遇。因此,同工同酬要求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二是劳动者在同一工作岗位上付出了相同的劳动工作量;三是劳动者的工作量产生了相同的工作效果。
2.医院“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和原因
随着医院的业务发展,医院都需要聘请一些编外人员来增加人力资源,逐渐地,编外人员成为了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性质、管理主体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医院“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身份造成的不同酬
编制身份是影响医院员工薪酬的一个重要因素,只要进入了编制,就可以按照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来发放工资,如果没有进入编制,就只能按照聘用合同来约定工资。这就导致了在相同的职称、能力、工作的情况下,编内员工和编外员工的薪酬存在差异。编内员工的人力成本比较高,编外员工的工资待遇比较低,可以根据合同来管理。医院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编外员工的工资标准,使得编外员工和编内员工的收入有一定的差距,“同工不同酬”有利于医院节省人力费用,为医院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对医院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2)财政补助造成的不同酬
财政补助是编内员工的一项特权,只要有了编制身份,就可以享受财政的工资、社保补贴,编外员工则没有这样的待遇,编内员工因此感到自豪。编外员工没有这样的荣誉,编外员工的基本工资有多种确定方式,有的是部门认可的聘用工,有的是卫计委或主管部门认可的聘用工,有的是医院因为业务需要聘用的,有的是科室因为业务需要自行聘用的,有的是委托劳务公司的等等,工资体系各不相同,造成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3)政策限制造成的不同酬
由于一些相关的政策限制,例如社保缴纳、公积金、补充保险、职业年金等,有的只有编内员工才能缴纳,编外员工不能缴纳。缴费基数,编内员工的按照事业单位的标准,编外员工按照社会的标准缴纳,导致编内编外员工的“同工不同酬”。
(4)医院管理制度造成的不同酬
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为了吸引和留住编外员工,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措施,有的规定试用期、服务期限、证书要求等方式,确定不同的基本工资水平,作为对编外员工的约束,造成“同工不同酬”的情况。
(5)劳动力市场供需造成的不同酬
受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例如医生比较紧缺,可能参照或超过编内员工的基本工资,比如行政后勤人员比较充足,就降低一些工资。这些因素导致编内编外员工的基本工资不同。
3.感谢“同工不同酬”对医院的贡献
由于医院编制管理的滞后,医院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编内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招聘了大量的编外人员,由于前期编外人员社保没有缴纳,工资待遇也比编内人员低,为医院节省了很多人力成本,为医院的发展和经济增加了很多“剩余价值”。

赞(0)
修元健康网 » 医院怎样“同工同酬”才能公平_医院编内编外员工的薪酬绩效差异探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