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或障碍的病理过程,表现为血液中存在多种易致血栓形成的改变。正常情况下,凝血系统、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相互平衡、调节,维持机体的稳态。如果妇女在妊娠期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系统的异常,就可能发生病理性高凝,导致血栓前状态,进而形成血栓。
PTS是一种病理性高凝状态。PTS非常常见,许多血液和非血液的疾病都可能引起PTS,例如多颗粒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产科疾病,如流产(尤其是复发性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子痫前期等,其发病机制都与胎盘或母亲重要脏器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有关。
血栓前状态的分类可以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遗传性的血栓前状态是由于凝血、抗凝和纤溶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如凝血因子Ⅴ突变、活化蛋白C抵抗、凝血酶原基因突变、蛋白C缺陷症、蛋白S缺陷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等;获得性的血栓前状态主要是由于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获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或机体患有各种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等。
【血栓前状态的评估及检测】
为了评估和检测妊娠期的血栓前状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VTE 病史是绝对的危险因素,也是最重要的高危因素。如果有VTE的病史,需要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评估,确定VTE的类型、时间、原因、治疗和预后等。
2、易栓症( 遗传性或获得性) 也是绝对的危险因素。如果有易栓症的病史或家族史,需要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和凝血功能检测,确定易栓症的类型、程度和影响等。
3、高龄、肥胖:高龄和肥胖都是妊娠期发生 VTE 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和体重的增加,VTE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需要对高龄和肥胖的妇女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监测,控制体重和血压等。
4、 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的一些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多胎、羊水过少、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都会影响血液的流动和凝固,增加VTE的风险。因此,需要对这些并发症的妇女进行密切的观察和处理,防止血栓的发生和发展。
5、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的一些合并症,如心脏病、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都会影响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增加VTE的风险。因此,需要对这些合并症的妇女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控制病情和并发症等。
6、 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会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使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VTE的风险。因此,需要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妇女进行严格的监测和预防,避免卵巢过度刺激和血栓的发生等。
【妊娠期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检查】
为了诊断和评估妊娠期的血栓前状态,需要进行以下几类的相关检查:
1、凝血系统:凝血系统包括血管功能、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三个方面,可以通过以下的检查来评估:
①血管功能:血管功能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状态和功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镜检查和vWF测定等方法来检测。毛细血管镜检查可以观察毛细血管的形态和数量,vWF测定可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活化程度。
②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功能反映了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可以通过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试验等方法来检测。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试验可以评估血小板对不同的刺激物的反应能力,以及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