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招远市一家名为星童的幼儿园被曝光,其食堂竟然给孩子们准备了腐烂的蔬菜和生蛆的淋巴肉。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关注。8月9日上午,招远市政府发布了最新的通报,称已经查明了网传视频和照片的来源,是星童幼儿园的两名离职员工所为。他们声称,这些问题食材都没有被用来做饭,也没有给孩子们吃过。目前,涉事人员已经被控制,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将及时公布结果。这起事件让人们再次关注了“淋巴肉”的问题。
什么是淋巴肉?
淋巴肉是指在屠宰过程中没有剔除掉腺体的猪、牛、羊等动物的血脖肉和喉气管肉。以猪为例,它的身体内有数百个淋巴结,分布在各个部位,有些淋巴结和脂肪组织混合在一起,很难清除干净。在正规的屠宰操作中,首先要经过检验检疫,然后要进行摘三腺的步骤,把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的淋巴结都剔除掉。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留下了淋巴结的肉就是“淋巴肉”。一般来说,经过检验加工的肉类产品都是摘除过淋巴结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但是,有些黑心的商贩会以低价购买淋巴肉,然后做成一些不易被发现的食品,如包子、饺子、肉丸等,卖给不知情的顾客。近年来,淋巴肉被曝光的案例并不少见。湖南卫视《经视大调查》节目曾揭露过衡阳市一家专门回收淋巴肉等边角余料,用于饲料油加工的工厂,非法进行地下肉制品交易。记者经过多日的蹲点跟踪,发现这家工厂每天将数百斤淋巴肉经过简单的加工,送往各个市场,最终流入餐桌。而他们用淋巴肉炼制的“饲料油”,还卖给饭店当作食用油。淋巴肉包子、饺子、肉丸等混合肉制品,更是一些不法商贩的“赚钱机器”。
淋巴肉有哪些危害?
根据科普中国网的介绍,淋巴是动物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吞噬细胞,能够吞噬各种细菌和病毒,同时也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果动物在宰杀的过程中没有清除掉一些致病菌,或者在加热的过程中没有完全做熟,人们食用了这种淋巴肉,就有可能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没有经过检疫的猪淋巴,还有可能让食者感染各种人畜共患疾病。河南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室主任付鹏钰在接受大河健康报采访时指出,淋巴肉还可能含有甲状腺、肾上腺素等腺体,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干扰人体的正常内分泌活动,造成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症状。有些人认为,这些病原微生物和激素经过高温加热就会被消灭,其实并非如此。特别是甲状腺激素,它的稳定性非常强,正常的烹饪温度通常不超过200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对甲状腺激素无效,吃进去后仍然会危害人体健康。就算是做熟了的淋巴肉,即使没有上述的患病风险,也是非常令人恶心的。
淋巴肉怎么分辨?
淋巴肉和正常的肉质是有明显区别的。在买猪肉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看表皮:健康的猪肉表皮没有斑痕。淋巴肉的表皮常常有紫色的出血斑点,甚至有暗红色的弥漫性出血。
看外观:新鲜的猪肉表面有一层微干的外膜,呈淡红色,切断面稍湿,不粘手。淋巴肉的表面外膜极度干燥或粘手,呈灰色或淡绿色,发黏。
看脂肪:新鲜的猪肉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淋巴肉的脂肪呈红色、黄色或绿色等异常色泽。
看肉质:新鲜的猪肉肥瘦肉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肉质紧实,摸上去没有颗粒感。淋巴肉肥瘦肉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肉质发绵,摸上去有明显的颗粒感,颗粒块状的肉相对硬实。
闻气味:新鲜的猪肉气味清香,没有异味。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