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年夜饭的餐桌上,这些美味不可少!_春节团圆饭,一桌子的故事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难得的团聚时刻。每到这个时候,无论身在何处,都想回到家乡,和亲人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情感。《中国味道》这本书,就用六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主食、猪肉、牛羊、家禽、鱼鲜和素食这六大类食物,以及它们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的历史和故事。书中不仅有美食的图片和做法,还有许多关于食物和人的温馨的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的“一顿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情味。
%title插图%num
年夜饭的精彩(节选)
%title插图%num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用心的一顿饭,因为它承载着一年的期待和祝福,也见证着亲人们的相聚和欢乐。也许有些年份不能如愿,但那些温馨而热闹的画面永远留在心中,让人回味无穷,也激发着对未来的向往。当厨房里传来阵阵香气,当听到“开饭了”的声音,就知道春节团圆饭的大幕拉开了。
%title插图%num
先上的是凉菜,色彩缤纷,口味多样,开胃又解腻。接下来,就是各种肉类的大拼盘了。在过去,肉类是一种奢侈的食物,过节才能吃个饱。那些难得买到的肉,还要经过精心的腌制和熏制,变成腊肉和腌肉,以便在年后继续享用。《食肉简史》的作者玛尔塔·萨拉斯卡认为,人类对肉的渴望,一方面是因为肉富含蛋白质,另一方面是因为肉的香气和味道,让人难以抗拒。即使现在,肉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了,人们还是喜欢在节日里大快朵颐。
在北京的上海人闹忙,就给我们展示了他家过年必备的几道肉菜。中国是猪肉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年夜饭上怎能少了猪肉的身影呢?闹忙说,他们家过去过节常做的是红烧蹄髈,因为要寓意“步步高升”,鸡鸭鱼肉都要“整整齐齐”,蹄髈就是完整的肘子。后来,家人觉得红烧肉更好吃,也更方便,就改成了红烧肉。过年的红烧肉和平时的有什么不同呢?闹忙说,一是要把汁收得干干的,让肉上油光锃亮,每一块都像宝石一样。平时的话,肉汁还可以留着做其他菜,或者拌饭,不会浪费。二是红烧肉要和其他食材一起炖,那些食材吸收了肉的香气,变得更加美味,反而抢了红烧肉的风头。
红烧肉的旁边,还有一只八宝酱鸭在锅里炖着,这是一道典型的本帮菜,浓油赤酱,香气四溢。禽类中,鸡肉是中国人最爱吃的,近年来甚至有超过猪肉的趋势。鸭子相比之下就不那么受欢迎了,一是因为鸭肉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二是因为鸭子的处理比较麻烦。“鸡只要用开水一烫,就能把毛褪干净,鸭子身上却有一层绒毛,要一根一根地拔。你看老上海的描述,总有一个大叔或大姐坐在石库门弄堂口,手里拿着一把钳子,旁边放着一个铅桶,里面泡着鸭子,一弄就是好几个小时。”闹忙说。但这些都没能阻挡吃鸭子的热情,全国各地都有以鸭子为主角的名菜,比如江苏的盐水鸭,湖南的血鸭,湖北的鸭脖子等卤味,四川的樟茶鸭,上海的八宝鸭。八宝鸭其实是借鉴了苏菜的八宝鸡。
闹忙家的年夜饭上没有鸡肉,但有一只母鸡被提前炖成了汤,做成了有团圆意义的一道年菜——全家福。锅里摆满了蛋饺、猪皮、鱼丸、肉丸、咸肉、冬笋等食材,还有饭桌上每道菜的一点点,都被扔进去,最后浇上鸡汤,上桌时一定要热气腾腾。这是一种“杂烩”风格的汤菜,各地都有类似的做法,比如安徽的一品锅,云南的炊锅,广东的盆菜,都是把各种食材堆在一起煮。吃的时候也有讲究,一品锅要从上往下吃,每人吃的数量都有规定;盆菜要大家一起把盆里的东西翻个遍,表示团结和运气。闹

赞(0)
修元健康网 » 年夜饭的餐桌上,这些美味不可少!_春节团圆饭,一桌子的故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