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虻虫别名牛虻、牛蝇、牛蚊子、牛苍蝇、牛磨蚊、蜚虻、瞎虻虫、瞎蚂蜂、瞎蠓、复带虻、大虹虫、绿头猛钻、土虻虫,虻虫能破瘀散结、通经逐瘀,治癥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跌损瘀血。

虻虫

【名称】虻虫

【别名】牛虻、牛蝇、牛蚊子、牛苍蝇、牛磨蚊、蜚虻、瞎虻虫、瞎蚂蜂、瞎蠓、复带虻、大虹虫、绿头猛钻、土虻虫。

【来源】虻虫为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

【分类】活血化瘀药

【性味】苦,微寒,有毒。

【功效】破瘀散结、通经逐瘀。

【作用】治癥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跌损瘀血。

【用量】1.5-3克,或入丸散。

【出处】2015年版《药典》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破瘀散结、通经逐瘀,治癥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跌损瘀血。

1、虻虫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血化为水。(《千金方》)

2、虻虫治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水蛭(熬)、虻虫(去翅、足)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不下,更服。(《伤寒论》抵当汤)

3、虻虫治肿毒:虻虫、松香等分。为末,置膏药中贴患部。(《现代实用中药》)

4、虻虫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

虻虫的用法禁忌】妊娠不可服,服之堕胎。

食疗方法

1姜黄散

处方:姜黄3分、牡丹3分、当归3分(锉,微炒)、虻虫1分(炒微黄,去翅足)、没药1分、水蛭1分(炒令黄)、刘寄奴3分、桂心3分、牛膝1两(去心)。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功效:产后恶血不尽,攻心腹疼痛。

摘录:《圣惠》卷八十

 

2姜黄丸

处方:姜黄3分、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3分、芫花1分(醋拌炒干)、当归半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琥珀半两、延胡索半两、鬼箭羽半两、木香半两、硇砂半两、凌霄花半两、京三棱3分(微炮,锉)、水蛭1分(炙炒令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功效:妇人虚冷,血气积聚,心腹妨闷,月候久不通,少思饮食,四肢羸瘦。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3金煎药

处方:升麻6分、连翘6分、桔梗5分、黄芩5分、生地7分、苏木5分、黄柏5分、黄耆3分、全蝎3分、人参3分、白豆蔻4分、甘草2分、地龙(去土,焙干)5分、桃仁3分、虻虫3分(去头翅)、梧桐泪1分、川归4分、水蛭3分(炒烟尽)、黄连3分、寸香少许。

用法:上药除黄连、连翘、梧桐泪、豆蔻等,先将寸香、水蛭、虻虫亦研为末,余药都作1服,水2杯,酒1钟,入连翘同煎去滓,入梧桐泪、白蔻、寸香再煎至7分、稍热服。

功效:麻疯病。肺经受病,其色白,初起粉色,眉毛先落,面若虫行,遍身起癣如鳞。

注意:忌酒面生冷,咸味油腻。

摘录:《秘传大麻疯方》

 

4九江散

处方:当归7分、石南6分、踯躅4两、秦艽4两、菊花4两、干姜4两、防风4两、雄黄4两、麝香4两、丹砂4两、斑蝥4两、蜀椒8分、鬼箭羽8分、连翘8分、石长生8分、知母8分、蜈蚣3枚,虻虫10枚,地胆10枚,附子4两、鬼臼11分、人参12分、石斛12分、天雄12分、王不留行12分、乌头12分、独活12分、防己12分、莽草12分、水蛭百枚。

制法:上30味,诸虫皆去足翅,熬炙令熟,为散。

用法: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

功效:白癜风,及260种大风。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赞(0)
修元健康网 »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